查看原文
其他

短期冲击不改长期趋势,看电子信息行业的危与机

产新君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2023-03-10
_

欢迎关注并置顶,获取更多原创都市圈和新兴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欢迎分享和迎转载,欢迎在后台留言。

☑ 作者: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乔维、覃翔、贾涛、王方林

☑ 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0分钟,欢迎转发朋友圈和收藏阅读

_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NCP)无疑是最大的黑天鹅,对于电子信息行业来说,疫情带来的复工问题、出口限制、交通物流受阻,对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及出口依赖型企业是危机,尤其是湖北省比较集中的光通信、IC及显示产业短期将承压。但长期看,对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发展则是催化剂和加速器,有可能推动行业格局的调整。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培育了网民,此次肺炎疫情则有望培育大批新“数民”,特殊时期倒逼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上线上云、5G应用落地、IC及显示、软件信息服务等将迎来加速增长。整体看来,短期冲击有限,长期趋势不改,机大于危。


Part.1

回顾非典,时隔17年的轮回


非典时期,电子行业走势与大盘走势趋同,其中:非典初期,沪深300上涨7.34%,电子上涨2.32%;非典爆发期,沪深300上涨2.04%,电子行业下跌3.97%。图1给出了电子行业2003年非典疫情中的走势表现。


图1. 非典时期(2002/12/5-2003/12/10)电子行业走势


复盘非典时期电子行业表现,可以看到除了爆发期有明显跌幅之外基本与大盘走势趋同,后期也得到修复。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与此次疫情相似,但时隔17年,许多因素也发生了变化:


一是,2003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289美元,而2018年中国人均GDP高达9771美元,消费电子终端在2003年的销量远不及当前;二是,2003年电子制造行业整体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低下,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供应链体系里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三是,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比2003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如武汉的4条面板量产线目前均处于正常生产经营中,并未受到影响。四是,2003年移动互联网在2G条件下刚刚起步,电商平台及线上交易与当前差距很大,而当下人工智能、5G、IoT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虽然非典时期电子行业也经历了短期的下滑,但我们更看到,2003年非典期间,短信使用量剧增,中国移动等电信业务收入提高,同时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找到盈利模式,推动了搜狐、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的崛起,同时也催生了京东、阿里等电商业务的爆发。非典疫情后,互联网电商迎来第一次发展浪潮,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崛起。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即时通讯工具等迅速发展,BBS走向黄金时期。更重要的是,非典期间培养了诸多新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拉高。


本次疫情全国范围内普遍采取的居家生活防控要求大大推动了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网上学习、远程办公的渗透普及。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过后,原本只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新兴生活、工作方式将加速渗透,云化、远程化、无人化进程将空前加快。互联网正在加快从信息科技走向数字科技、智慧科技、物联科技。此次疫情或许会成为互联网时代进阶数字时代的催化剂,成为包括AI、5G、IoT在内诸多技术应用落地的需求检测器。


鉴于电子信息行业自身的特性,产新君将从短期及长期影响对此次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


Part.2

复工难面临短期冲击


看区域——


此次NCP疫情从武汉爆发,直至今日3/4以上的确诊病例发生在湖北,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聚集。目前恢复生产的时间未知,而武汉不仅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更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从短期冲击看,主要对湖北省内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企业造成困难,图2给出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企业分布热力图。通过热力图可以看到,武汉、黄冈、孝感、襄阳、荆门、宜昌是企业聚集度比较高的区域。武汉东南部地区受影响显著,是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聚集区域,区域内劳动密集型的电子零组件工厂难以在短期内全面且有效恢复生产。


图2. 湖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区域分布热力图

数据来源:淘数科技,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湖北位处九省通衢的重要位置,随着疫情的蔓延,除湖北本地外,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如广东、浙江、重庆多个省份电子行业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虽然多地政府自2月10日期陆续安排企业复工,但由于对迁移人口的防疫管控等原因,很多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员来保障正常开工生产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相关区域行业相关公司在2月份预计面临确定性生产人员返工不及时导致的产能下降。


看结构——


电子信息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以武汉光谷为首的显示和光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非常重要。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光通信、新型显示及终端、集成电路和激光等细分领域。光通信行业中,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占国内市场的2/3,占国际市场的1/4;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和10%。图3给出了武汉电子信息细分行业及龙头企业分布情况。


图3. 武汉区域电子信息行业分布图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从可能受影响的产品类型看,湖北区域电子产品主要集中在显示器、光缆、手机、计算机整机产品。一季度产量按全年1/5计算,2020年一季度当地电子产品出货量中,显示器在3000万台,光缆1400万芯千米,手机840万部,计算机260万台左右。


图4. 湖北电子类产品产量及工业总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


看规模——


因为疫情主要影响人员密集型的制造业,从湖北区域电子信息行业产品制造规模看,2018年产值1564.5亿元,按一季度约占全年产值1/5估算,电子产品制造一季度受影响约300亿元(最坏情况预计),受疫情影响最重的武汉区域电子产品制造规模在工业总产值占比近13%,拖累当地工业产值3%。


图5. 2018年湖北省各行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


看企业——


来看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类及出口依存度高的企业。按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通过大数据平台查询,湖北共计拥有2021家电子制造类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4%。其中武汉市电子行业龙头企业总市值高达2100亿元。湖北进出口企业共计86家,湖北区域电子产品年出口总额约为26亿美元。


图6. 湖北电子制造类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淘数科技


受疫情影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用工困难影响,电子进出口企业则受限制出口影响,其中代表性企业如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天马微电子、鸿富锦精密工业等公司。湖北电子信息企业一季度预计出口额(按1/5计算)损失最坏情况约5亿美元。劳动密集型制造类企业如终端加工组装企业一季度产能将受损,加上消费电子需求端的下滑,将累及下游终端企业如智能手机厂商,按苹果手机在中国预计有100万产能从1季度转出计算,预计国内市场智能手机销售量一季度将下滑15%。显示面板及半导体生产企业包括华星光电、京东方、长江存储等,按目前企业反馈,武汉产线均运转正常,受影响有限。但如果疫情延续时间较长,依然存在后续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受阻和上游供应链企业面临复工压力,部分企业还将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表1. 武汉电子类龙头上市公司总市值

数据来源:wind


短期看,电子信息行业主要影响还是集中在湖北区域,一季度受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产能下降、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出口受限影响,部分企业受影响明显。随着疫情蔓延复工继续延迟,珠三角、长三角供应链企业将不同程度受到波及,影响程度取决于企业复工情况。



Part.3

细分行业影响分析


——新型显示及终端


短期供需有所扰动,但是不改显示及终端创新周期大趋势。


显示行业从供给上来看,短期内上游材料零组件、下游终端加工组装将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受制于疫情影响下的人员返工、物流等因素,而中游的面板制造环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短期内无明显影响。从需求侧来讲,我国终端硬件产品交易主要还是在线下,疫情期间线下交易大幅度下滑,短期内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如果近期的企业能够全面复工,考虑到企业的安全库存及物料备货,供给端的缺货影响有限;而对中长期而言,终端产品处于新的创新周期上升阶段,短期内一季度需求受到抑制有望在后续迎来反弹,因而年度需求将不会出现明显下滑。


图7. 新型显示行业疫情影响分析


从武汉区域来讲,虽然是我国重要的显示面板基地,但终端产品的产能在武汉分布很少,主要在湖北周边郑州、重庆、江西、四川、安徽等地。面板环节,武汉拥有1条京东方G10.5大尺寸LCD产线、1条天马G6OLED产线、2条华星光电G6 LCD及OLED产线。上述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暂时并未出现停工现象。如果疫情时间持续较长,将会对已经大规模量产的武汉华星光电LCD产线带来上游原材料的紧缺压力,从而影响武汉华星光电的出货,但是整体市场的LCD供给量可以通过其他区域LCD产能来调整弥补;而京东方G10.5、华星光电和天马的OLED产线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处于产能及良率爬坡阶段,此阶段的设备安装调试、物流、技术人员支持等将受到影响,从而延缓产线爬坡进程。因而武汉区域的面板及终端供给对整体市场供给影响较小。


——半导体


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稳步增长。


疫情对集成电路产业短期影响较小,延期复工将增加企业供应链风险,同时疫情可能阻碍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年内消费电子产品销量,间接影响半导体产量。


湖北半导体产业对全国影响有限。目前,湖北主要半导体企业生产及出货未受到影响。延期复工可能增加供应链风险,长江存储和武汉弘芯的在建项目可能延期。同时,武汉新芯的月产能2.5万片,长江存储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出货量较小,对下游行业影响有限。


表2. 湖北核心半导体企业的影响分析


短期供应链风险可能加剧。全国性的复工效果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虽然主要半导体制造企业未停产,但供应链企业复工、供货及技术服务受限。因而延期复工和交通管制,可能造成在建项目延期,生产企业停产的风险。


短期投资预计大幅下滑,中长期稳步增长。半导体产业的龙头项目投资大多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目前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是疫情防控,对半导体投资影响较大。同时延期复工也降低了头部企业对于业绩增长的预期,降低投资意愿。但是半导体产业是国家核心基础产业,自主可控的中长期趋势不变,随着疫情的缓解,预计半导体产业投资将稳步增长。


中长期市场稳步增长。短期消费电子受影响严重,IDC 预计国内手机市场一季度同比下滑逾30%。但是,随着二、三季度疫情得到控制,市场需求有望释放,5G手机换机潮将继续,新能源汽车、5G基站、真无线耳机等领域有望迎来快速回弹,受下游拉动中长期半导体市场产将稳步增长。


——信息通信


短期对行业有一定冲击,受5G网络建设及线上流量需求拉动,不改全年增长趋势。


从市场看,供给端影响方面,武汉是光通信产业集群聚集地,是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光模块产品生产基地。其中光纤预制棒产能受武汉长飞光纤及烽火通信延迟复工影响,按全年3200吨产能计算,一季度最坏情况下降640吨产能。


图8. 中国企业光纤预制棒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光模块及光电子器件方面,武汉光迅科技共计占全球6%市场份额,一季度预计营收下降10亿元。


表3. 光通信上下游产业链影响分析


从信息通信行业整体看,虽然短期疫情会对行业有一定冲击,但长期需求受5G网络建设及线上流量需求拉动,不改全年增长趋势。产新君对Q1、Q2及全年通信行业进行了预测。如下表所示:


表4. 2020年通信行业市场及投资预测分析

Part.4

长期影响——机遇大于冲击


如果说非典时期培养了网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则培养了数字化生活习惯,很大程度推进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进程。受远程医疗、线上办公、无接触配送、线上娱乐等需求的促进,有望培育新的产业黑马。


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产新君认为,受疫情影响,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将在短期下滑后迅速修复,并呈现以下长期趋势:


趋势一:疫情促使各行各业上线上云


一场疫情将大家“宅”在家中,导致大多数线下商业停摆,但与此同时,衣、食、住、行、娱乐的需求却逆势加速了线上需求。疫情有望改变生活习惯,线上消费将加大对线下消费的渗透,网购、网游、网视、网诊、网会、网红、网教等需求进一步提升。包括游戏、短视频在内的在线娱乐异常活跃;微医、阿里健康等线上问诊平台大大缓解了人力紧张,避免了交叉感染;宅经济也推动了长、短视频等内容平台的发展;线下教育、餐饮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转战线上求生。


图9. 宅经济推动行业上线上云


疫情加速IT产业线上迁移和云化的进程,进而带来相关的软件、服务器、网络安全、终端等软硬件需求增加,加速构建“云+端+垂直行业应用”的完整云生态产业链。据浪潮集团官网报道,应国家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建设及部分省、市疫情防控应急需求,2月2日浪潮高端装备智能工厂就紧急复工,生产供国家调度用于防疫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品。2018年国内以云视频会议为代表的软件会议市场规模约133亿元,未来5年CAGR为25%。在疫情发生后,预计云视频会议在企业中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5年CAGR有望提高到30%以上。


趋势二:大浪淘沙,落地场景更加清晰


此次疫情前,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明朗,但落地场景却并不清晰,以5G为例,除了高清视频、赛事转播外,一直缺少适合推广的“杀手级”应用。此次疫情将5G、AI、IoT等诸多新技术的需求提前“模拟”,为新技术的落地提供宝贵“试验场”。哪些应用最急迫、最广泛、最有效将在大浪淘沙下,露出端倪。舒适、安全、便捷、健康相关应用凸显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以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为例:由于感染人群众多,疫情对线下医疗带来很大压力。远程医疗在此次疫情中展现了重要的替代性。根据易观数据,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人群中的渗透率大概在3%,在未来2-3年远程医疗会进一步普及,尤其是缺少医疗资源的地方。此外,疫情也助推了医药电商O2O,以前大家并不会特意到网上买,但这次送药上门让人们体会到了它的方便、安全。因为疫情影响,线下机构都在上线上课自救。随着AI在语音、图像、视频等领域的成熟落地,远程授课势必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


图10. 疫情加速培育数字生活新图景


趋势三:疫情进一步催化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技术助力抗击疫情——疫情当前,数字技术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数字技术助力预测人流密度,在线诊疗服务,疫情社区排查及人员定位等。


疫情倒逼产业数字化发展——疫情导致线下活动停摆,传统线下行业加快转型,上线上云求生,可以说疫情改变了生活工作方式,重塑了经济新模式。疫情导致商业模式变化,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技术六大应用需求爆发式增长。由于非接触交互方式的需求激增,刺激视频会议、远程诊疗、远程办公等相关环节的需求。云、管、端数字技术未来将受资本追捧,云生态、5G及大数据产业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加速。全年增速提高。


图11. 疫情进一步催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趋势四:疫情加速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替代建设


本次疫情表明城市特别是高密度的特大城市在面对传染性疾病防疫方面蕴含巨大风险,城市公共健康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城市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并促进公民的福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从“非典”到“新冠”,我们面临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协助下,我们的应对措施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披露渠道更多元更及时、疫情防治更高效、政府治理更透明、应急防护更有序,疫情更将加速城市从“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的转变。


图12. 疫情凸显智慧城市建设必要性

图片来源:Geralt & Baidu from Pixabay


从社会与治理到线上服务,从隔离与防护到流通与保障,智慧城市在本次疫情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协助作用,智慧政务、智慧公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十大场景将在本次疫情防治及疫后经济恢复得以长足发展。


图13. 疫情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市场层面,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智慧城市技术支出将超2000亿元,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也将纷纷迎来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大市场。


表5.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规模预测

趋势五:5G产业链需求暴发


疫情扩大了信息传输及网络流量需求,正向拉动基于5G的应用场景落地,短期受光通信产能及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影响产生波动,但长期预计将加速全球5G网络铺设进度,产业链上下游迎来发展机遇,包括无线及传输设备、光模块、基站射频、5G终端在内的七个细分领域增速超30%。以三大运营商为代表,基础设施投资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应用发展。5G网络建设过程中最先带动的是无线主设备、传输主设备、光模块、光纤光缆、基站天线及基站射频市场需求的增长。下表给出了5G细分赛道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表6. 2017-2020年5G基础网络细分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结语  


阴霾中的曙光

非常时期、非常事件,给旅游、消费、餐饮带来重创,几乎按下“暂停键”,但与此同时,由于生活、工作、医疗、交互、娱乐的基本需求不变,改变的只是用户习惯及提供服务的方式。一些行业的停滞带来另一些行业的加速,此次疫情虽对电子信息行业短期有一定冲击,但更多的是按下了加速键。在肺炎疫情的阴霾中,新兴产业给迷雾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一丝曙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